毕业3年后自主创业人数增长一倍 

稿件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发布日期:2018-07-09 字体大小:【】【】【
毕业3年后自主创业人数增长一倍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最新数据,201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9%,近3年来,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现平稳态势。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4届本科毕业生中,有46.9%的人3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也与2013届基本持平。

麦可思研究院分析表明,对毕业生的创业效果应从长考量,不能只局限于毕业时的创业人数。数据显示,201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0%,3年后上升到4.1%,可见毕业中期自主创业人数增长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3年内,超过一半的创业者退出创业市场,创业失败风险不容忽视。因此,对大学生创业的帮扶和教育培训仍然很重要。

重点加强创业实践活动

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来看,2017届本科毕业生接受比例最高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创业教学课程(41%),其次是创业辅导活动(36%),而创业实践活动(26%)、创业竞赛活动(15%)的接受比例仍相对较低;与此同时,本科毕业生对实践活动的改进需求较为普遍,2017届有近6成毕业生认为“创新创业实践类活动不足”。在各类创新创业教育中,创业实践活动对毕业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2017届本科接受过创业实践活动的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相对较高。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需重点加强相关的实践活动。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要想真正取得实效,就不能仅仅囿于学校课堂上的创业课程,而应当放到创业教育的社会大环境中进行。

“高校应当致力于让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创业想法得到充分实现。比如,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开展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地方高新区、行业企业、各类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机器设备、闲置厂房等资源,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创业能力。此外,社区是接地气的地方,孕育着很多需求,还可以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在这些地方,大学生可以真正了解市场需求是什么,所以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有着重要意义。”北京行政学院经济教学部副教授张勇说。

创业资金哪里来

研究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和个人积蓄,而来自政府资助、商业性风险投资的比例均较小。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日益支持和重视,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针对大学生创业的贷款优惠政策。比如福建省,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和其他形式贴息贷款政策,由财政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3个百分点以内给予全额贴息。

另外,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金融机构也相继出台了一些针对大学生的创业资金扶持政策,解决很多大学生的燃眉之急。比如,上海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天使基金”,大学生开办企业可获5万元至30万元支持。“天使基金”下设两种创业资助计划———创业雏鹰计划和创业雄鹰计划。两种计划分别以债权与股权两种方式,对青年创业者提供资金上的帮助,并提供相应的后续支持与服务。

风险投资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偿还。但是对于大学生创业者而言,基本很难吸引到风险投资人的关注。

安徽大学商学院教授韩东林说:“现在大学生创业遇到的资金难题总结起来,一是资金很难申请到,二是融资额度很小。相对容易申请的,往往额度很小;额度大的申请难度也很大,可能性很小。大学生创业者缺乏创业经验,这决定了相比其他创业者,大学生自主创业更需要风险投资的介入。目前,国外有成熟的风险投资业,我国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应积极实现风险投资主体多元化,以满足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融资需要。”

大力支持机会型创业

机会型创业,指的是为了抓住和充分利用市场机会而进行的创业;生存型创业,指的是创业者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进行的创业。该理论由全球创业观察2001年报告首次提出。

其中,机会型创业包括: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有好的创业项目、受他人邀请加入创业、未来收入好。根据麦可思数据,创业理想是2017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重要的动力,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中,80%以上属于机会型创业,只有6%属于生存型创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研究员孙国良说:“发展中国家如果生存型创业过多,就难以跨越贫困陷阱或者是中等收入陷阱。当经济不景气或经济缺乏动力时,技术进步往往是推动经济复苏的一剂良药。因此,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有创新元素的机会型创业,弘扬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李小彤)

?

推荐】【打印】【关闭